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
日期:2024-07-19
阅读量:565
编者按
7月18日,《中国水利报》刊发“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聊城市水利局干部孔垂亮的文章《追忆治水为民公仆》,讲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孔繁森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兴水利、除水害,在家乡聊城和西藏拉萨、岗巴等地留下的治水故事,展现了孔繁森同志的忠诚、担当、奉献的公仆情怀,表达了对孔繁森同志的追思和学习。基地公众号特此转发,以飨读者。
经过走访和调研,孔繁森发现,土地严重碱化是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同时当地农田地势低洼,水利设施落后,天旱时引不来黄河水,下大雨后又很容易形成涝灾。孔繁森深入研究,查找问题症结,厘清工作思路:脱贫要从兴修水利开始。
随后,他与村党支部、工作队的同志集中研究,决定开挖一条引水渠,疏通几条排水沟。时值寒冬,孔繁森脱掉棉衣,甩开膀子,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0多天累计开挖渠道2.5万米,并完成全村的水利工程配套,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解决了土地碱化难题,让土地收成有了保障。至今,这项工程仍在发挥作用。
20世纪80年代,聊城马颊河以西地区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条件艰苦。当时,我国申请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投资援助聊城地区改造沙荒造林项目。在孔繁森结束第一次援藏回到聊城担任莘县县委副书记之时,这个造林项目刚好开始。
“当时兼任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孔繁森,总是第一时间参与劳动,他不怕苦,不怕累,专拣重活干。”莘县党性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期间,现场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为带动工作人员情绪,孔繁森带领大家唱革命歌曲,在他的带动感染下,同志们总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去。
1988年10万亩林海建成,马西人民战胜了风沙灾害,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马西林场美名远扬,被誉为“马西绿洲”。林场内野生植物遍布,构成了可游、可憩、可赏的森林环境,为野生动物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百鸟的天堂。
1990年夏末,第二次援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和拉萨市财政、市卫生部门负责人到尼木县察看牧民饮水情况。吉普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前行,刚萌发的牧草就被羊群啃光,牧民饮水十分困难。
在续迈乡一个小山村前,孔繁森背起小药箱走进牧民家里。开门的是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双腿骨节很大,一看便知是长期饮用高氟水造成的。孔繁森为老人检查身体时,心情沉重地说:“解放已经40多年了,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也30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解决老百姓的喝水问题,我们对不起群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心中惭愧啊!”
孔繁森与几位负责人席地而坐,当下开始研究解决方案。当晚回到办公室后,他给市政府起草《续迈乡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方案》。方案提出,应立即组织卫生部门的专家化验水质,由水利部门勘察新的水源实施搬迁,由财政部门筹集搬迁费用和打井款项。市政府同意方案后,孔繁森将方案报告送到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财政厅随即拨款19万元,用于小山村的搬迁和打井。小山村终于有了“甜水井”,甜水汩汩,流进千家万户,更流进老百姓心窝。
除涝碱,治风沙,打甜井……孔繁森将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兴水利、除水害的实际行动中书写出爱民亲民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服务家乡、支援西藏的艰苦岁月中铸就担当奉献、忠于职守的铮铮铁骨。
时光荏苒,追思与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
来源:中国水利报
走进孔繁森精神
教学基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关闭】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