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官方网站!

《口述孔繁森采访实录·拉萨编》连载(之七)| 涓涓清流 滋润人间

日期:2024-03-01

阅读量:211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纪念孔繁森同志殉职3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继《口述孔繁森采访实录·阿里编》之后,推出《口述孔繁森采访实录·拉萨编》,通过对53位孔繁森同志生前同事好友的采访,还原了孔繁森在拉萨艰苦奋斗的历程,为广阔的初心践行之路添一抹红色。

本期发布的是本书连载内容(之七):《刘伟:涓涓清流 滋润人间》,敬请品读。

涓涓清流  滋润人间

口述人:刘伟,曾任人民日报社驻西藏记者
采访组:刘建国  赵亮亮  杜静博
采访日期:2019年4月28日
采访地点:北京


深入群众 亲切真挚

1990年前后,工人日报社援藏记者杨明清带我到孔繁森的宿舍去看他,我们由此相识。孔繁森生活很简朴,当时拉萨市委大部分领导干部都住三室一厅,但他的宿舍就是一室一厅,面积很小,陈设也很简单,就一张木床、一个方桌、几个有靠背的铁皮椅,朋友来了都没地方坐。他说:“我自己一个人,用不着住那么大。”

孔繁森是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的副市长,我是人民日报社驻西藏记者,工作上的交往让我们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有一次去他家,正赶上他刚检查完工作回来,因错过了食堂开饭的时间,他自己在泡方便面。他经常这样,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吃饭就是随便对付一口。

孔繁森对待工作严谨细致、亲力亲为,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非常满,非常忙碌。1990年,我和孔繁森一同参加了北京亚运会取圣火仪式,孔繁森担任副总指挥,体操运动员李宁和藏族少女达娃央宗担任火炬手。活动地点在念青唐古拉山下,海拔近5000米。到了之后,孔繁森就马不停蹄地和大家一起布置现场,用石头固定好红旗,把太阳能灶摆放好、调整好,让它可以聚光……不管什么活他都和大家一起干。那天,孔繁森戴着一顶黑礼帽,穿着一身普通的衣服,衣服和手上都弄得脏兮兮的。李宁看着他,悄悄跟我说:“如果不说的话,估计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工人,谁也想不到他是拉萨市副市长。”

1990年,孔繁森拍摄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取圣火仪式,
左为“火炬之女”达娃央宗(藏族),右为体操运动员李宁
还有一次,拉萨郊区的热振寺举办一场大型的宗教活动,孔繁森代表政府在现场主持工作。当时,临时来了几位北京的记者,没法安排住处。我找到孔繁森问他怎么解决,他回了句“好说”就低头出了帐篷。他带头,所有领导干部都自发地挤到一个帐篷里,专门腾出一顶帐篷给记者们住,还亲手在帐篷里铺上纸箱子、牛皮纸。我们都很感激他,要不是他,我们那次就得露天休息了。

1991年春节期间,孔繁森陪同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下乡慰问。无论到敬老院还是到贫困户家中,那些老人都热情地跟孔繁森打招呼,孔繁森也都能叫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老人们用藏语给胡锦涛同志说:“孔市长经常来看我们,给我们带慰问品。”胡锦涛同志因此表扬孔繁森工作做得不错。

工作之余,孔繁森是个风趣幽默、爱好广泛的人。我们一起聚会时他经常唱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唱《十五的月亮》,嗓音浑厚、充满激情。有一次,我们在他家楼下的小饭馆一起吃饭,他专门回家拿了一瓶山东的孔府家酒,热情地招待我们。他去世之后,我们回想起来,才体会出他融化在歌里、浸润在酒里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斯人已逝  品格长存

1994年10月,已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到拉萨开会,我和杨明清去看他。他因为痔疮的老毛病又犯了,所以半躺在床上。他当时很有感触,跟我们说:“阿里位置偏远,环境恶劣,我也做好了可能发生意外的思想准备。我已经写了遗嘱,如果我遭遇不测,你们一定不要告诉我的家人。”我们着急地打断他,不想让他说不吉利的话,他摇摇头,继续说:“你们回山东的时候麻烦到我家去看看,报个平安,就说我很忙,没有时间联系家里。还有我收养的孤儿,作为我的朋友,也请你们尽点力,帮帮忙。”最后还专门叮嘱了一句:“不要告诉别人。”当时我们心情也很低落,但以为他就是触景生情,没想到,那竟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

1994年11月,我回北京,到人民日报社值班一个月,去之前跟孔繁森电话约定,回来之后去阿里采访。没想到,在北京接到了杨明清打来的电话,他说孔市长在赴新疆考察的路上,出车祸去世了。我很震惊,也非常难过。想到作为报社记者,这么多年我竟然没有认真地对这位好干部进行过报道,我怀着十分惋惜的心情,写了一篇小文章《记者的遗憾》。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来,我和杨明清还有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李志勇共同采写了《雪域高原奉献歌——追记因公殉职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1995年1月4日头版,算是对我的遗憾聊以慰藉。很快,中组部就组织了大规模的报道,一众记者同仁集体采写了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向孔繁森学习的高潮。

孔繁森去世时,我没能从北京赶回去参加他的追悼会。回到拉萨后,我从机场直奔烈士陵园,来不及找酒,就将一杯清水洒在他的墓前。在我心里,他的品格就像一股涓涓清流,澄澈、洁净,浇灌着西藏人民的心灵,滋润着人间的冷暖疾苦,流淌过的地方,枝繁叶茂,一路生花。



走进孔繁森精神

教学基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关闭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