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官方网站!

大众日报:《孔繁森之歌》首发,吴三元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日期:2024-02-06

阅读量:162

编者按



1月12日,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诗朗诵《孔繁森之歌》。由吴三元创作的现代长诗《孔繁森之歌》首发于2023年11月29日。30年前的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因公出差途中不幸殉职,年仅50岁。这首饱含深情的长诗,寄托着对孔繁森同志的深切缅怀之情。近日,大众日报记者专访了诗歌作者吴三元,并在《大众日报》刊发文章《诗在敲门—访现代长诗<孔繁森之歌>作者吴三元》。基地公众号特此转发,听作者介绍创作这首长诗的心路历程以及幕后的一些创作故事。

沿着“你从雪域高原走来”一条线去写

吴三元说,孔繁森是红色精神谱系中的先进典型,孔繁森不仅是山东的,而且是中国的;不仅是雪域高原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承担(长诗)这个任务我觉得挺光荣,感觉到分量挺重,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那段时间,吴三元还有其他创作任务。他说,11月29日是孔繁森殉职的日子,当时自己心里划了一条线,必须要在19日之前完成。这时候,创作时间其实已经非常紧张了。
投入创作以后,他首先开展案头工作,熟悉材料。其中,他拿到了一个介绍孔繁森的小册子,虽然不厚,只有十来万字,但是,在这个小册子里,孔繁森的作品、讲话以及有关孔繁森的一些回忆,收集得挺全。通过这个小册子,他全方位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迹,对创作很有帮助。
他也注意搜集有关孔繁森的诗歌,希望能有所学习和借鉴。吴三元说,先后看了几十首,没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大致推测一下原因,应当是当时那些作者赶时间急着创作,只好用分行散文的方式写,一行一行的,猛一看是诗,仔细一看实际是散文,没有韵脚,也缺乏诗歌的手法;还有的就是堆砌,分成几大块,凑成一堆,严格说,不能称作诗。这些作品借鉴的价值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他把眼光瞄准了那些典型的感人事迹。比如,孔繁森用献血换来的补助抚养孤儿,解开胸前的衣服给老人暖脚,随身带小药箱给群众送医送药等,都挺感人。吴三元说,孔繁森做的这些事,其实很不容易做到。就说献血这件事,300cc,拿到补助900块钱,用这些钱养育孤儿,这么做谁都会掂量掂量。孔繁森这么做了,他是带着一种热爱人民的至诚去做的,所以真是挺感人的。
在全面熟悉和深入了解孔繁森事迹后,他开始构思框架,寻找富有诗意的突破口。吴三元说,一开始,打算采用“双峰并峙”结构。“你从江北水城走来/带着齐鲁大地的深情/带着对西藏人民的厚爱”,这是一条线;还有一条线是“你从雪域高原走来/竖起一座丰碑/纯洁豪迈”。两条线往下推,一条线是从普通的人走上一个精神高地,还有一条线是从精神高地上走下来。但是,写着写着,发现不行,驾驭不了,一首诗不能出现两个主题,会互相干扰,使力量分散,所以,决定把“江北水城”那条线放弃了。
最终定稿的诗,凝练于“你从雪域高原走来”这一条线。“披着岁月的风尘/你从雪域高原走来/竖起一座丰碑/像珠峰一样圣洁豪迈/你廉洁奉公,一身清正/展现出公仆本色风采/你献身汉藏一家共同繁荣/有着共产党人磊落的襟怀”,这两句就等于是为诗歌主人公定性,他是这样一个形象,是一个公仆、两袖清风,他献身汉藏一家共同繁荣,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充盈诗的美的元素才是好诗

吴三元说,调子定了之后,下面就开始写具体事迹。

先写孔繁森和老母亲告别,再写具体情景和表现。表现写了六个方面,都很生动感人。吴三元说:“不必再用平仄和韵脚铺排,这些事迹本身就是诗的深情大爱!”

从哪个角度切进去呢?吴三元想到了孔繁森用以自勉的一句话:“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吴三元说:“我从路这个角度去想,想到了路、高原……思路打开之后,这应当是一条天路,在青藏高原上像一条金色的飘带,格桑花遍地盛开,这样就有点诗味了。”

吴三元介绍,以往人们写阿里,一般都侧重写艰苦,在查资料的时候,对阿里有了更多了解,那里其实也是一个旅游胜地。就有人说,去西藏不到阿里,等于没到过西藏,所以,必须要到阿里去,那里有当地群众心目中的神山圣湖。“现在,随着对孔繁森事迹理解得越深刻,我甚至都这么想:去西藏不到阿里等于没到西藏,去阿里不见孔繁森等于没到阿里,至少可以说是难弥补的遗憾。我用神山、圣湖这样一个高尚纯洁的自然景观,来衬托孔繁森精神世界的崇高坚贞。这个角度打开,审美效果很好。”

在《孔繁森之歌》里,吴三元写道:“在这被称作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所在/我们大声呼唤你的名字/孔繁森,魂兮归来/……阿里灿烂的星空/是你境界高远、不染尘埃/阿里的神山圣湖/是你博大胸怀的气概/在阳光下像火焰燃烧的红柳”。他说,这是一种很有震撼力的意境。为此,他还特意查阅了有关红柳的资料:它竟然那么红艳,像朝霞一样。于是,接下来,他毫不犹豫地写下“是你爱人民的殷红血脉”这样震撼人心的句子。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展现孔繁森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次成功的开拓。

诗歌最后的落脚点,是抒写孔繁森这种精神已经融入青藏高原流芳千载,而且它也正和我们并肩前进,和我们一起放歌新时代。

谈起诗的结尾,吴三元仍有一种激动的心情:“我忽然想到,让我们高呼孔繁森的名字,用藏语问候孔繁森吧!于是,‘孔繁森——扎西德勒’就成为全诗的结束语。这也堪称神来之笔。”

《孔繁森之歌》就这样推出了。整首诗构思完整,切入角度巧妙,具有诗的美感。吴三元说,没有诗的美的元素就不会成为诗歌,这首诗成功就在于充盈着诗的美的元素。

不知不觉又有题目在敲门

吴三元感慨,《孔繁森之歌》在整个酝酿和创作过程中,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正好凑巧了,各方面的配合都非常好。“所以说人生最美是相遇,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就能创造奇迹,才能有所成就。感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孔繁森之歌》创作完成后,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李敏对作品非常欣赏,并立即推荐聊城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邱广民、副主席郝琦担纲录制朗诵版。吴三元评价:“他们处理得非常好,整首诗的朗诵没有那种狂热的大喊大叫,始终沉浸在深情的倾诉中。最后两句‘孔繁森——扎西德勒/孔繁森——扎西德勒’,震撼心灵。他们是一次成功的二度创作。最值得敬佩的是,他们非常敬业。为赶在纪念日推出,深夜两三点还在找我订正词语读音!”
这首诗推出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予以特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于1月12日推出了由聊城市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现场教员周会、齐风锐录制的音频作品。这首长诗获得包括人民号在内的媒体广泛推送转载。朗诵艺术杂志网刊于去年12月18日在微信公众号头条位置推送。
此外,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决定以微雕的艺术形式展示这首诗,争取今年“五一”节前完成。
说起来,吴三元与诗歌结缘很早。1962年,他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系有一个文学社团叫“五四文学社”,这个社团分成若干组,吴三元参加了诗歌组活动。当时,给他们做辅导的老师不少。吴三元说,对他最有影响的是谢冕先生。谢冕先生的讲座和诗歌评论,为吴三元走进诗歌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从对诗的朦胧状态渐渐知道什么是好诗、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区别,等于一次启蒙。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挺喜欢写诗,但是当时学业比较繁重,后来又赶上“文革”,没留下有价值的作品。再后来,吴三元与食指、北岛、江河这些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都有过交流,诗歌写作水平也有突破,其中有一首《船》传播很广,《安徽文学》刊登了这首诗。他说:“谢冕老师对我的支持挺大,曾把我的一篇评论他的文章,选作他的一本著述的《跋》,老师的提携之意非常殷切。可惜后来我不敢跟他见面,因为我基本不写诗了。”
参加工作后,吴三元当过老师,担任过山东教育报刊社编审。诗歌写写停停,中间有30年没怎么写。一直到退休之后,开始重操旧业,结果一发不可收。他写的诗,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家国情怀的大主题,一类是个人感情的抒发。他也乐在其中。他说:“我特别不喜欢写出来的诗让人琢磨半天不知道要说什么。这样的诗人自以为高深,实际上是很脱离群众的。这也是最后我和朦胧诗派分手的原因。”
谈到写诗的感悟,吴三元说,写作很艰苦,主要靠积累,积累经历不足的话很难写好。写到最难处,拼的就是积累,学识、眼界,还有审美、经历。“我现在接写作任务的时候,都要掂量是否有这样一个底气。有底气才敢接下来,好歹能给写出来”。
他以自己创作《雷锋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他说,像雷锋,多难写,某种程度上比孔繁森更难写。记得着手写这首诗的时候,最早想到的就是四个句子:“雷锋永远和春天在一起”,每年春天我们都要见面;“雷锋永远和青春在一起”“雷锋永远和理想在一起”“雷锋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这四个句子出来之后,心里就有底了。几经推敲,反复修改,终于完成。《雷锋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推出后,反响挺好。到现在,纪念雷锋的日子里,朗诵家们依然会拿出这件作品来。
他说,只要感到有底气,无论多难的东西总能勉力成篇。
他接着说,自己曾经说写完《孔繁森之歌》就准备“封笔”,不再写了,其实还得继续写,因为诗在敲门,不知不觉又有题目在敲门。
来源:大众日报


走进孔繁森精神

教学基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关闭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