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官方网站!

《中国民族报》头版头条报道聊城市弘扬孔繁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日期:2023-07-08

阅读量:384

繁森故里,精神的坐标在闪光

  ——山东省聊城市弘扬孔繁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


● 聊城挖掘孔繁森精神、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在全市全域全行业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 曾经听孔爷爷讲故事的人,现在走进电视台、展览馆、中小学等地,为孩子们讲述孔爷爷的故事,讲述他不分民族、跨越山海的团结大爱。
● 孔繁森精神早已化作一种符号、一股力量,融入干部群众血脉,化作实干担当激情。他们用实际行动续写“孔繁森故事”,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担当作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勇向前!

山东聊城,黄河、运河交汇孕育的“明珠”城市,数千年历史文化滋养的沃土,各民族共生共荣、和谐融居之地。
这里是孔繁森同志的故乡。从鲁西的江北水城,到高原的苦寒之,孔繁森生前两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他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1994年出差路途中,孔繁森因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孔繁森用热血和生命在雪域高原铸就的精神丰碑,几十年来激励着无数人。2021年,“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新时代,聊城市立足“繁森故里”优势,充分挖掘孔繁森精神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时代价值、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其纳入大宣教格局,融入全域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孔繁森精神穿越时空,注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繁森故里石榴红”:全域创建,薪火相传
“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走出一位崇高的人。”5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的退休干部吴焕根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瞻仰孔繁森同志故居,感慨万千。这个见证孔繁森成长的朴素小院,如今已成为了解孔繁森、感悟孔繁森精神的重要窗口。
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到西藏工作,那一年他35岁。在海拔4700多米的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3年间,他几乎跑遍了全县乡村牧区,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1981年他奉调回山东时,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泪为他送行。
回到山东后,孔繁森仍对西藏魂牵梦萦。1988年,面对组织的召唤,已任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克服母亲年近九旬、三个孩子尚未成年等家庭困难,义无反顾再次进藏。在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他跑遍了全市 8 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与同事们一道将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1992年底,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孔繁森又奔赴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阿里地区,挑起地委书记的重担。从边境口岸到藏北大草原,从班公湖到喜马拉雅山谷地……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当罕见的特大暴风雪来临时,他马不停蹄带领人民抗灾救灾,连续奋战两个多月,全区6万多群众无一人因灾死亡,而他却劳累过度,曾命悬一线……
5月6日,东昌湖畔,微风和煦。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踏上繁森路,走过“人”字丰碑,沿着寓意孔繁森50年壮丽人生的“金色足迹”,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承载着孔繁森军旅记忆的搪瓷缸,他每次下乡必备的小药箱、听诊器,在绝境中写下遗嘱的日记本 ……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这背后的故事,讲解员周会已经讲了19年。
“讲解孔繁森精神是我的荣耀。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周会难以忘记,2016年,她和同事们重走繁森路,到西藏采访了整整49天。“每到一处,受访者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流不完的眼泪。孔繁森已经离开这么多年,他的精神和他的温暖都还留在雪域高原!”
“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是孔繁森生前喜欢的一首歌。他身体力行,让西藏人民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孔繁森去世后,西藏人民用“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的挽联称颂他。
民族团结基因赓续延绵。夕阳西下,印着红石榴图案、“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标语的“民族团结号”公交车在聊城往来穿梭,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东昌府区古楼街道颐馨苑小区的民族团结主题长廊里,居民们愉快地聊着家常;莘县张鲁镇本斋小学的展厅中,民族团结主题书法美术作品琳琅满目;冠县清泉河畔的“红石榴”广场上,红色石榴雕塑被镀上一层金色阳光,格外鲜艳。
处处皆是景,人人讲团结。这是聊城挖掘孔繁森精神、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在全市全域全行业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真实写照。
立夏时节,运河之畔。参加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的一批专家学者踏访孔繁森同志故居、纪念馆,观摩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观看山东梆子戏《孔繁森》,徜徉在精神长河中,聚焦孔繁森精神。
“家国一体”“公而忘私”“团结共富”“爱国护边”……一个个闪亮的精神符号,在专家学者的交流阐发中再放新光。
两河之畔、社区村寨、书斋案头,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孔繁森精神薪火相传,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枝繁叶茂。
“听孔爷爷的故事”: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1992年,孔繁森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羊日岗乡的地震灾区收养了藏族孤儿曲英、贡桑兄妹。孔繁森抚养他们视如己出,晚上回到家为他们做好饭菜,教他们读书认字,睡前给他们讲故事。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他总要带孩子们去商店、逛公园,给他们买衣物,陪他们玩。
在这个汉族“波拉”(藏语,意为“爷爷”)的悉心照料下,失亲孤儿又有了温暖的家。孔繁森不幸殉职后,兄妹俩捧着他的遗像哭哑了嗓子,“再也听不到爷爷给我们讲故事了”。他们牢记孔爷爷教诲,努力学习,如今分别在西藏电视台、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工作。
曾经听孔爷爷讲故事的人,现在走进电视台、展览馆、中小学等地,为孩子们讲述孔爷爷的故事,讲述他不分民族、跨越山海的团结大爱。
孔繁森总是用工资接济困难群众,自己的生活却时常陷入拮据。收养孤儿后,他曾先后3次到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献血,900毫升鲜血换来900元营养费,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你们眼前这3张采血登记表,红线划出来的‘洛珠’,就是孔爷爷悄悄献血时用的化名。”4月5日,聊城三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程小全带着青海籍学生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当他讲到孔繁森化名献血、为生病的藏族老人吸痰、用身体温暖老人冻紫的双脚等故事时,孩子们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山之东、海之北,同饮黄河水。从2015年起,聊城三中已连续招收了8届、累计培养了300余名来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学生。孩子们从黄河之源出发,千里迢迢来到黄河的入海口山东,在这里求学交友,为梦想加油。学生祁琪说:“刚到学校时,有些不适应,但是爸爸妈妈告诉我,聊城也是我的家。”

曾任聊城三中2021届青海班班主任的程小全,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聊城老爸”。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上,孩子们一一念起家书,有个失去双亲的孩子默默垂下了头。突然,这个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原来,程小全早就联系到该生初中就读学校的校长,请他以家人的身份给孩子写了一封信。信还没念完,孩子已泣不成声……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聊城三中还有很多。“我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人格培塑和人文关怀。”程小全介绍,学校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开展主题教育、主题研学,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走进展馆,聆听孔繁森、马本斋等人物事迹,孩子们纷纷感慨:“孔爷爷情洒高原,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在革命年代,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到曾被誉为“小天津”的古镇临清,感受厚重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孩子们激动不已:“原来我们老家青海的哈达,有的就产自山东临清的丝绸厂,感觉我和这座城市的距离一下就近了!”

到热情的聊城朋友家做客,孩子们邀约“双向奔赴”:“一定要去我的家乡青海,感受一望无际的草原,品尝藏族酥酪糕、牦牛肉……”“以后我会带着阿妈来山东看黄河入海口,来看你们!”

在聊城,推动孔繁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听孔爷爷的故事”早已成为各级学校青少年的必修课。

“孔繁森粗通医术,每次下乡都携带小药箱,为农牧民看病治病。小药箱既是他爱民为民的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见证。”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聊职”)护理系的思政课上,教师王书丽正在讲述小药箱背后的大情怀。

从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讲述“孔爷爷的故事”,是聊职各院系的创新探索。“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生前留下的条幅和誓言,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被纳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王书丽说。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在孔繁森精神的感召下,学子们踊跃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孙耀晋的足迹走遍 26个乡镇场区;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王云鑫在志愿服务中认识了亚森·买买提老人,20多岁的小伙和70多岁的老人成为“忘年交”……天山脚下,聊城青年唱响“孔繁森精神”之歌。

争做“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担当作为

“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5月16日,又一批党员干部踏着《公仆赞》的深情歌声,走进五里墩村东侧的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如今,聊城新任领导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陶冶情操、锤炼党性,已成惯例。

1988年,孔繁森在第二次进藏前,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抚着他的头不舍地问:“不去不行吗?”“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个头。

“咱是党的人”,一个朴实而响亮的回答。如何用孔繁森精神凝心铸魂,锻造党员干部的忠诚党性?挖掘精神内涵,凝练时代价值,基地一直在探索:成立宣教中心,开设系列主题课程,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纪念园、马本斋烈士陵园等作为现场教学点……

“孔繁森同志积极响应号召援藏,忠诚执行党的政策,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生动践行了民族地区好干部‘四个特别’标准。”课堂上,基地教授朱茂明讲故事、述内涵、鼓人心,“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像他那样,用心、用情、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3年7月,王巍等一行聊城援青干部来到平均海拔3300米的海北州刚察县。初到高原时,王巍高反严重,整晚失眠、靠吸氧才能休息;因水土不服,患上了肠梗阻……

身体上的不适丝毫没有浇灭王巍的热情。他说:“我们到青海的那年,离孔繁森初次援藏已经34年了。要知道,孔繁森援藏之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且在34年前,他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在刚察,我们越是感到环境艰苦,就越是敬重孔繁森同志的无私和伟大。”

“进了刚察门,就是刚察人,说好刚察话,办好刚察事。”3年里,王巍和同伴们累计行程2.3万多公里,跑遍刚察县的3个乡2个镇31个行政村。为摸清刚察县旅游资源禀赋,王巍的足迹遍及草场、湖畔,还登上了海拔4385米的年钦夏格日山,在刚察县旅游规划中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如今,身为聊城市委党校副校长、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主任,王巍依然以弘扬孔繁森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为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首个援藏、援疆、援青、援边干部教育基地不懈努力。

沿着孔繁森的足迹,聊城派出一批批对口支援干部,上西藏高原、赴刚察草原、进重庆深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脱贫攻坚战伟大史诗写下生动注脚,为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默默奋斗。

今年76岁的沙元民,是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西街村的“领头雁”,在村里当了40年支书。在沙元民的带领下,全村各族群众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将一个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建成村集体年收入超200万元的经济强村:1985年建小学,1986年通自来水,1988年修柏油路,1991年建中学,1999年建农机市场,2004年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各民族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1994年9月,沙元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受邀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同一年,远在阿里工作的孔繁森也获得了这项荣誉,但未能到北京参加表彰。

“我虽然没有见过孔繁森,但我们同为党的干部。他在高原上发光发热,我的职责就是把村民团结起来,把村里的事儿办好!”沙元民说。

广袤的鲁西平原上,处处都有“孔繁森”。孔繁森精神早已化作一种符号、一股力量,融入干部群众血脉,化作实干担当激情。他们用实际行动续写“孔繁森故事”,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担当作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勇向前!


编辑 | 宣教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关闭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