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官方网站!

《口述孔繁森采访实录·阿里编》连载(之三)| 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

日期:2023-03-31

阅读量:1309


编者按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及孔繁森精神研究专家共同完成了《我心中的孔繁森——口述孔繁森采访实录·阿里编》一书。该书在“口述孔繁森访谈项目”前期采访的基础上,对丰富的口述资料进行了深度整理和加工,更全面、更立体、更有温度地诠释了孔繁森精神,为研究、学习孔繁森精神提供了新视角,为新征程上传承孔繁森精神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期发布的是此书连载内容(之三)《倪惠康: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

口述人:倪惠康,曾任阿里地区检察分院检察长
采访组:刘建国 李菲 赵亮亮
采访日期:2018年7月12日
采访地点:上海
暖心好大哥
1992年,西藏自治区党委调整地市领导班子。我和孔书记都是换届之后1993年从拉萨到阿里任职的,同期过去的还有安七一和旦增曲扎。孔书记任阿里地委书记,安七一任地委委员、秘书长,旦增曲扎任行署副专员,我任检察分院检察长。
我和孔书记关系很好,他是班子领导,更是我的好大哥、好朋友。孔书记1979年在岗巴任县委副书记时也兼任检察长,他对检察工作很有感情,我们比较有共同语言,也非常有默契。孔书记出行时经常让我坐他的车,一是因为我懂藏语,简单的生活用语我基本上都会,有什么事我能当个翻译;二是他喜欢和我聊天,听取我对阿里建设发展的建议。
我和孔书记经常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懂马克思主义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还要以马克思为榜样,学习他的三种精神:一是科学精神,二是拼搏精神,三是奉献精神。这三点,孔书记都学习贯彻得非常好。
实事求是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的科学精神。毛主席也讲过“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我们那个年代的干部受毛主席影响都很深,我是从小背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长大的。毛主席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我就照做。孔书记也一样,我觉得他很多工作思路也受益于毛泽东思想。
我和孔书记经常探讨怎样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绝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孔书记在阿里的任职时间虽短,但他绝对不是搞“花架子”,去上面要一笔钱弄个政绩工程、搞个看上去光鲜亮丽的项目,任期结束就当甩手掌柜的那种事情他不会干。
记得赴任时,我走的是北线,沿途很多地方都没法住,只能开车继续往前走。比如说,凌晨2点半从那曲出发,夜里12点多到改则才能找地方住下,一天要坐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的车,就这样走几天几夜。初到阿里,我们发现那里连农贸市场都没有,没法买菜,后来旦增曲扎副专员牵头向自治区工商局申请资金,才盖起了第一个农贸市场。我所任职的检察院对面,就是狮泉河唯一的一家百货商店,说是百货商店,其实就是小卖部,商品种类很少。干警们上班时间去店里买东西,我跟他们说私事下班再办,他们说:“商店和我们上下班时间一样,下班就没法买了。”而在内地,商店营业时间一般都到晚上八九点,之前我们想象不到阿里的商业环境如此落后。
所以说,阿里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特殊,在那种环境下,干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孔书记到阿里的第一步就是捋清工作思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调研。他走遍阿里的山山水水,具体分析每个县乡的情况,了解各地的发展优势。比如说札达县和普兰县有旅游景点,改则县、措勤县是牧区,其他地方是农区,各有各的特点。根据调研的情况,他总结出阿里的六大发展优势,对阿里的未来做出了系统的规划,很多做法都是极具创新精神的。他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抓教育、抓经济、抓旅游、抓能源发电问题,都是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包括他去新疆考察和争取支持,把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达娃次仁介绍给新疆的王乐泉书记,都是在为他离任之后阿里的发展做铺垫,这些都是他做的具体实事。他的思路很明确,为阿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家之所以对孔书记心服口服,是因为他不唱高调、不喜欢假大空,确实做到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孔书记虽然走得很早,但是他当时的一些做法,以现在的眼光回看,仍是有前瞻性的,是符合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的。
顽强拼搏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还要学习马克思的拼搏精神。他为了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读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学文献和相关资料。很多我们这个年纪的中国人,都听说过马克思长时间在大英博物馆同一个座位学习,把水泥地都磨出痕迹的故事。故事可能有夸张的色彩,但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在孔书记身上、在很多援藏干部身上都有体现
1994年春,阿里遭遇特大雪灾,孔书记带领我们到一线抗灾救灾。当时死了很多牲畜,牧民们的生产生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很多牧民的家非常简陋:一顶破旧的帐篷用来御寒,一个口袋放糌粑,三块石头围起来架上一口铝锅煮茶,地上铺张羊皮睡觉。大家看到这种场景,自然而然都起了恻隐之心。在孔书记的带动下,我们身上的钱、车上带的食物,几乎都分给了当地的牧民群众。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们同心协力、一起拼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达给灾区群众,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和意义,所以心情是愉快的。
我在山南待了五年半,在阿里待了五年,其他时间在拉萨工作,算起来在西藏待了三十多年。在山南,我有幸认识了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代表仁增旺杰,他经常给我们讲西藏的历史,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老百姓对共产党、对毛主席、对解放军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这些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教育。
到阿里以后,我又有幸和孔书记一起工作。孔书记对我们言传身教,他的高尚品格、人格魅力时刻鼓舞着我们。在阿里当干部,回拉萨都很不容易,更别说休假回家。我在阿里五年没休过假,元旦、春节、藏历新年都在阿里过。在西藏三十多年,我一共就正式休过三次假。因为我看到,孔书记就是这样做的,他以身作则,彰显了楷模的风范和榜样的力量。我在西藏也出过车祸,屡次行走在生死边缘,但孔书记的精神始终支撑着我坚守西藏,直到退休才回到内地。

无私奉献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还要学习马克思的奉献精神。凭马克思的才华,他当时如果去波恩大学当个教授,会有不菲的收入,他和家人的生活也不至于过得贫困潦倒。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己的道路,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乃至一切。
孔书记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把马克思主义精神贯穿到自己的人生选择中,为了不负党组织的信任,为了人民群众能过上幸福生活,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和藏族同胞。
有些人怀疑,孔书记去阿里是有目的的。当然有目的,这个目的很单纯,就是为西藏人民多做点事儿。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我们入党之后,党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作为领导干部,能聚拢起更多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考量一个人的初心,就看他的出发点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
孔书记对藏族的老人和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非常体贴关心。门士煤矿附近住着一位藏族老阿妈,孔书记经常去看她。有段时间老阿妈感冒了,孔书记时刻牵挂着她,抗击雪灾途中,他还专门背着药箱,叫上我,去看看她好点没有。当时孔书记工作很忙,但只要回到家,就会给收养的两个孩子洗衣服、做饭,像对亲生孩子一样,陪伴、教育他们。
孔书记不仅对下属充满体恤和关爱,工作上对我们也多有提携。当时孔书记比我先到阿里,我报到以后,孔书记就带着我去拜访阿里军分区的领导、阿里藏医院的院长等在未来工作中可能接触的重要人物,为我之后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他在生活上对我们也非常照顾。我到阿里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食堂不开伙,孔书记就给我和旦增曲扎副专员打电话,让我们一块儿去他家里吃早餐。他亲自烙饼,还让警卫员熬了稀饭。孔书记就像亲大哥一样处处想着我们、体贴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所以,尽管阿里条件艰苦,但班子非常好、领导非常好,我们很知足。
1994年6月1日,也就是儿童节那天,在藏族百姓“过林卡”的热闹节日气氛中,阿里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子,由于场面混乱、案情复杂,一直没有查清。孔书记指示,由我们检察院牵头,公安局、法院共同负责。11月孔书记去新疆之前,案子还没有结,他特地嘱咐我:“你抓紧查那个案子,回来之后听你汇报。”没想到书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
我向孔书记同行的人员了解了车祸的细节。因为11月底新疆气温已经很低,路面会有一层薄冰,而且路不平,像鱼的拱背一样,中间高两边低。据当时坐在孔书记后面车上的达娃次仁专员讲,当时的车速很快,马路两边有修排水沟的土堆,车甩出去以后撞到土堆上然后又翻回去,翻了三四个跟头。孔书记肋骨折断,刺穿内脏引发了出血,没有抢救过来。
当时接到电话,我们都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书记,这么好的老大哥,怎么会走得这么早。第二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开始筹备追悼会。我们找到一张孔书记的照片,把它放大,又用检察院的小发电机连夜发电,安排相关同志绘制遗像。柴腾虎主笔撰写了挽联,跟我和刘明商量了一下细节,最终定稿为:“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追悼会上,很多人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数不清的哈达敬献在他的灵前。

孔书记去世以后,我们以他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不断传承发扬孔繁森精神,维护孔书记的光辉形象。我们把西藏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西藏的建设,为了守护这一片土地,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付出,尽自己所能做出贡献。
199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向陈金水、倪惠康等学习的决定,同年我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后来,自治区还树立了王惠生等第二批典型。我想,我们也算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了孔书记的在天之灵。如果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能像孔书记那样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引领、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我相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编辑 | 宣教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关闭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 www.kfsjsjxjd.cn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 鲁ICP备19061134号-2

电话:0635-7218001   邮箱:kfsjsdxjyjdfwzx@163.com